浅析如何提升反腐倡廉建设的科学化水平

    时间:2013-04-24  点击数:

浅析如何提升反腐倡廉建设的科学化水平

任琦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计算机与软件学院湖北武汉430205

摘要:本文通过描述反腐倡廉建设的科学化内涵,指出我国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要意义和战略地位,分析推进我国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给出推进我国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的对策研究分析。

关键词: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对策研究

一、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的内涵

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内涵丰富,涉及内容广泛。从狭义角度上讲,它主要是指推进反腐倡廉建设专项工作的科学化,包含:反腐倡廉指导思想、工作制度、组织体制等方面的科学化;从广义的角度上讲,它主要指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各领域防治腐败工作的科学化,涉及各项建设的规范性、合理性和科学性等。

总的说来,反腐倡廉建设的科学化指在认识和把握新形势下反腐倡廉建设的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和改进、预防和惩治腐败工作,建立和健全反腐倡廉的有关法规和制度,加大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1],并坚持综合治理、惩防并举,一方面要重视预防,另一方面要加大惩治腐败的力度,从各个环节上防治腐败工作的产生。

我党自确立反腐败指导思想以来,提出教育史基础、法制是保障、监督是关键,从反腐败的基本格局、领导体制、工作思路上逐渐探索出一条符合我国现阶段基本国情的新路子,在不断加强完善惩治和预防反腐败体系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在防治腐败之源,逐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法制化的轨道,与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下国际反腐相衔接,使反腐败工作平稳健康地向纵深发展,为具有中国特色有效开展反腐倡廉的道路积累宝贵的经验,使反腐败工作总体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二、提升我国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战略意义

1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现实需要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报告中提出要大力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这表明党的建设科学化与党的执行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要保证党的先进性和执政地位,必须要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党的建设由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组成[1],反腐倡廉建设在党的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水平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有效途径和必然选择。

2是贯彻和实现科学发展观的行动体现

发展科学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理论武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不断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的科学化水平。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以人为本,维护和保障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此作为反腐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遵照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坚持统筹兼顾的方法论原则,将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和阶段性任务结合起来,以此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理论与实践的科学性,切实把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融入到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之中[3]

3是促进党风党纪廉政建设的重要保障

我党在反腐倡廉建设方面采取的行动举措虽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依然存在问题,形式也依然严峻。反腐倡廉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工作,这项工作任重道远,从反腐倡廉自身建设来看,这项工作本身需要要求科学性、系统性、可行性相统一,为了促进党风党纪廉政建设工作的开展,需要不断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的科学化水平[3]

4是开创反腐败斗争新局面的有力保证

我党在新时期能否治理好腐败问题的关键是要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保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在当代经济体制变革下,由于思想观念、利益格局的变化和调整,要做到维护社会公平公正、和谐稳定,化解党群、干群矛盾,应对反腐倡廉中的新老问题交织的复杂局面,消除体制漏洞,完善制度缺陷,必须要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深化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化进程,努力开创反腐斗争的新局面。

三、推进我国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所面临的现状

新时期我国腐败所呈现出来新的变化和新的趋势。腐败现象从原来的个人腐败犯罪逐渐蔓延到群体、集团腐败犯罪,关系上盘根错节、政治上党同伐异、经济上利益均沾,表现形式为集体行贿、走私、逃税、贪污等,这种行为一方面不仅严重违背党员准则,败坏党的形象和声誉,同时也给国家、集体产生政治、经济影响。另一方面这分散了腐败的代价,增加了调查、取证、严惩腐败行为的难度。

市场经济和高科技的发展为腐败分子实施腐败提供了先进的手段,在现代社会中,权钱交易双方将拥有的资源作为“生产要素”投入“生产过程”,共同获得投资回报,这种形式导致当前我国腐败领域的扩大化。我国处在于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时期,政治制度和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不法分子利用电子、计算机等高科技以及发达的通讯工具从事腐败工作,试图躲过常规反腐部门的监管和打击。这种腐败手段是腐败经验积累的一种恶性创造,传统的反腐技术在反应速度、阻击力度和打击深度上都不能有效解决[3]

腐败行为期权化是着眼于长远利益,具有更隐蔽、更难防治的特点。一方面,腐败行为期权化的时间、地点非常灵活,为腐败行为成功获利提供最大限度的可能,而且很难留有腐败的证据。表现形式为:高薪任职、股份分红、工资待遇等。另一方面,腐败行为的期权化具有欺骗性,即使腐败行为败露,也容易加以掩盖,加大打击难度,所以很多腐败分子才会选择这种规避性和低风险的腐败行为。

四、推进我国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的对策研究

1加强民主监督制度建设来预防腐败

反腐倡廉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内容,我党从建党之初,就把惩治腐败作为治党建国的重要方针。要治理腐败,先要分析其产生之源,造成腐败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权力问题,权力一旦失去制约和监督,就必然导致腐败。要解决腐败问题,要通过切实有效的民主制度建设,加强对权力的监管和制约。党的执政权是人民赋予的,所以必要受制于人民,就必须为人民服务,如果权力不为人民所用,而只为自己或少数人服务,人民有权力将权力收回。建立群众监督制度,并进一步深化监督体制改革,从强调体内反腐转变到强化体外监督[2],完善监督制约机制,紧紧抓住易于滋生腐败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部位,实现对权力运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才能有效防止权力失控[4]。除了完善群众监督制度,还要有专门的机构进行监督检查,加快改革党的纪委监督体制,建立长效机制,让其监督对党内领导人都具有强大约束力、震慑力。

2加快政治体制改革来治理腐败

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党生死存亡、我国长治久安的大事。要想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关键是积极加快政治体制改革。我国政治体制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开始到全面经济建设时期,逐渐暴露出来各种弊端,现今的政治体制不仅要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更要适应政治民主化、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需要,政治体制改革势在必行。我国政治体制中有极其强烈的“人治”倾向,这是受我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皇权统治的影响,人治凌驾于法治之上,但是我们要清晰的认识到法治与人治是对立的治国方略,“要消除官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就要处理好法治和人治的关系”[4],由靠领导意志反腐到靠法治反腐[2],只有通过政治体制改革才能处理好这个关系,从而达到治理腐败的效果。

3完善反腐倡廉的制度来惩治腐败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治国策略,加强法制建设,依法严惩腐败是防止公共权力滥用,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效途径。权力容易滋生腐败,特权是腐败现象的直接诱因,法制的不完备为特权现象提供了可乘之机,由于特权导致的腐败屡见不鲜,被限制和打击后,特权现象又重新滋生。我党一直高度重视、不断促进反腐倡廉制度和法规的建设,逐步建立起于我国社会政治生活相适应的制度和法规[4],目前我国已建立了党的纪检和行政监察两个法规体系,并出台了相关反腐倡廉法规文件,初步构建反腐倡廉制度体系的基本结构。我们也应看到建立的制度中,存在缺乏科学性、系统性、整体性、实效性、执行力等现象,不能准确、完整、及时地治理腐败现象。现在我国反腐败法律制度属于法律范畴的法规相对薄弱,更多是限定在党内制度上,使得对严惩腐败的强制性和约束力还远远不够,没有切实发挥制度的实际作用,所以将党内制度和国家法律相衔接是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和完善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彭汉琼.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的科学化水平[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5卷第2期.2012年3月

[2]郝俊杰.九十年来党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的八大战略转向[J].理论与改革2012年第4期

[3]魏晓文田志闯.新时期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探析[J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5卷第2期.2012年3月

[4]陈立媛.制度创新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水平[J].党史文苑.2012年3月下半月

上一条: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建设廉洁高校研究 下一条:网络反腐提高社会整体监督效能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