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反腐提高社会整体监督效能

    时间:2013-04-24  点击数:

网络反腐提高社会整体监督效能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计算机与软件学院张松慧)

摘要:网络反腐成为近年来反腐倡廉工作中的新型手段,在推动反腐倡廉上具有独特优势。应通过构建完善的制度化网络反腐平台、网络监管制度、信息公开制度体系,加强网络反腐与制度反腐的对接,推动网络反腐的健康发展,进而推动社会整体监督效能。

关键词:网络反腐;社会监督;规范化

近年来,许多公职人员相继因网络曝光被立案调查或被免职。微博、论坛等各种网络平台一跃成为网络反腐的前沿阵地,网络反腐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壮大,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成为反腐工作中的一支奇兵。

一、网络反腐迅速兴起的缘由

1.网络媒体覆盖面广,舆论监督力量大

中国网民数量超过5个亿,已经成为世界互联网用户最多的国家。当前,网络这一强势媒体已深入人心,每天上网关注社会的方方面面,已经成为中国网民的习惯。同时,网民来自于各行各业和社会各阶层,数目巨大,受众率极高。一旦一些事件人物进入网络的报道,引起网民的关注,便会引起公众长时间的关注与讨论,会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监督变得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2.息传播及时便捷,沟通渠道通畅

通过论坛、微博等方式,信息的发布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更能做到实时更新。由于网络的虚拟化,网名的隐蔽性,网民能随时随地的发布信息、反映问题、发表个人见解,很多在现实社会中不敢说、不方便说、无处说的话与事,都可以直接而坦率的、原汁原味地展现在官员面前。

3.网络提供多种渠道搜集证据和信息

网络集声音、图像、视频、文字为一体,通过多种形式逼真地展示腐败分子的不法行径。网络举报还有一种难以替代的特殊优势,一人举报,其他知情者可以补充,依靠网络技术,网民也可以多渠道地搜集证据和信息,使举报材料更加翔实,还可以让全社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关注到相关腐败事件处理的进度。

二、网络反腐是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助推器

网络反腐是通过互联网络这个公共媒介发布、传播、反馈信息,进而形成网络舆论,引发舆论监督,引起国家专门机构的关注,开展腐败行为调查,甄别反腐信息真伪,惩治腐败行为,从而达到反腐倡廉的目的,是反腐的一种新手段。

网络反腐弥补了传统反腐制度的缺陷,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对问题官员起到了巨大震慑作用,对各级政府部门的廉政工作也形成一种无形的监督力量。同时,网络反腐充分调动了中国国民参政议政,行使监督权、舆论权的主动意识。

三、网络反腐规范化

网络反腐的持续有效性在于建立有效的信息披露、舆论监督和腐败行为追究、惩处等长效机制。

1.建立完善的网络反腐信息平台

网络反腐的起点在于反腐信息的网上披露,因此,反腐信息能否公开披露并迅速在网间传播放大,并引起社会和专门机构的关注,成为影响网络反腐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从目前常见的网络反腐信息载体看,主要有公共论坛、专题网站、个人微博等。从已有的成功网络反腐案例看,知名的公共论坛(如天涯社区、搜狐论坛、凤凰论坛、网易论坛、新浪论坛、强国论坛、百度贴吧等)具有参与面广、成员人数多,话题易于集中等特点,因而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建立完善的反腐信息交流平台,保障专人通过专业技术手段对网络反腐信息实施及时的汇总、分析和归纳;对虚假信息和攻击性言论进行及时澄清和回应,引导网络舆情沿着健康方向发展,并形成一条通畅的网络反腐信息专门处理渠道,实现网络沟通渠道和机制的正规化和常态化。及时在网上公示所接收的腐败举报案件的处理情况,接受公众监督,让举报者及公众及时得到信息反馈,敦促反腐败专门机关更好地履行职责,有助于形成更为有效和健全的监督体系。

2.建立必要的网络监管制度

网络反腐的力量源自真实。网络使每一位网民都有了麦克风,但麦克风会不会被滥用或者造假、传谣?另一方面,如何保障举报信息不被被监督者进行删除、屏蔽?

首先需要制定一部具有全国权威的专门法律,不但明确网络监督的合法性,而且从立法层面为举报人提供全方位的保护。针对网络监督中出现的网络暴力和侵犯隐私的现象,政府应通过立法加以解决。科学界定知情权与隐私权、社会监督与造谣诽谤、言论自由与人身攻击之间的界限。对别有用心的恶意中伤和非法的“人肉搜索”,以及对正常网络监督有意进行压制、打击和报复的相关官员,要进行必要的法律管制或惩罚。

作为网络反腐主体的广大网民也要特别加强自律建设,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网上的发言不能逾越法律底线,树立“网络公民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要善于理性、客观和合法地表达个人诉求。在此过程中,政府纪检部门也要坚持对网民进行法制、网络道德和责任意识方面的教育,营造健康的、富有活力的网络反腐环境。

3.网络反腐与现行制度的有效衔接

网络反腐信息一般由个体网民在网络上发布的,经由网民们的共同关注,形成“舆论潮”,进而引起核心层次的专门机构关注并开展调查,对腐败行为实施惩处。事实一再证明,网络反腐所能提供的往往是“蛛丝马迹”,而反腐败取得成效的关键是权威部门及时介入、调查处理。

4.完善党务政务信息公开机制

网络反腐表现的是公民国家主人翁意识的充分体现。完善的信息公开机制,是社会民主化的重要标志,可以很好地防止国家公人员以权谋私现象的发生,增加了权力运行的透明度,更有利于民众迸行监督。

完备的信息公开体系大体应包括机关的职权、工作程序、办事过程、时限、办事结果、监督方式等要素,按照这样的标准来建立和健全党务政务信息公开机制,网民就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公共权力部门的信息,保证公民的知情权,使网络监督渠道更加畅通。

四、网络反腐提高社会监督的整体效能

重庆市北碚区区委书记雷政富不雅照等连续出现的“网络反腐”案例,也印证了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讲话中的一句话:“党风廉政建设,是广大干部群众始终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打铁还需自身硬”,党员干部的品质,决定其带领人民进行经济建设的能力。

反对腐败行为的根本途径之一是权力的有效监督与制约。网络承载了社会对公共权力的关注,靠网络技术手段,公民能够对公共领域中的事物、人物进行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监督。网络监督的力量大大压缩了“暗箱操作”的空间,以前,出了问题有人还可以封锁消息,而在网络时代人们几分钟内就可以将信息发送到网络上,立刻就会产生爆炸性效果,这种“全民反腐”的氛围从外部环境对腐败产生了极大的威慑力和强大的舆论压力。

要充分地呵护公众的反腐热情,并通过科学的引导,让网络反腐成为一种长期、有效的监督力量,提高社会监督的整体效能。

五、结束语

十八大上习近平主席讲到,新形势下,我们党面临着许多严峻挑战,党内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一些党员干部中发生的贪污腐败、脱离群众、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 问题,必须下大气力解决。在未来很长的一段反腐道路上,网络反腐还将继续扮演重要角色,但要明确的是,反腐最终还是要依靠合理、合法、合情的透明制度。网络反腐纳入到政府推出的制度框架中,加强网络反腐与制度反腐的对接,建立科学完整系统的反腐败体系才是反腐问题的关键所在。

上一条: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建设廉洁高校研究 下一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廉政建设的思考

关闭